春天來了,小心花草出現這3種現象,是求救的信號,抓緊換盆,否則來不及

春天到了,天氣也越來越暖和,所有盆栽的花草都受到了春季的感召,躍躍欲試準備發芽。為了能讓它們長得更好,我們通常需要在開春的時候給它們換個盆。因為如果植物在盆里生長太久,它的根系就會長滿花盆;土壤的結構也會逐漸變差,容易引起生長不良的問題。當花草該換花盆的時候,通常會出現以下3種現象:

一、生長緩慢

只要溫度合適,植物每天都不斷生長,它的根系也會在花盆里不斷吸收養分。時間久了,盆土中的肥料就會越來越少。如果只是單純肥料缺乏的問題,我們可以通過追肥改善,但土壤結構的改變,不是說單單使用肥料就能解決問題。

植物的根系每天都在變多變粗,不斷向土壤中細小的顆粒施加壓力。我們本來疏松透氣的土壤,經過根系的擠壓,慢慢的也會被壓縮成硬塊。再加上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會隨著每次澆水而緩慢流失,以及菌群失調等因素,土壤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只會越變越差。

所以常年不給花草換盆,很容易造成盆內積水,引發悶根爛根。此外,土壤對肥料的分解能力也在降低,就算用很多肥料,植物也很難良好吸收。

如果花友發自己家的花一直不發新芽,無論上什麼肥都沒什麼效果,而且很久沒有換過土,這就說明該你的花需要換土了。

二、土壤表面出現「白霜」

很多花友,特別是北方花友,養花容易出現一種現象:如果兩三年不換土,土壤表面會發白,甚至會結出一種白色粉末物質,像白霜一樣。

正常、健康的土壤是沒有白霜的,白霜的出現,說明土壤已經嚴重鹽堿化。土壤里的鹽堿含量太高,會隨著水分蒸發而被析出,凝結在土壤表面,就像下了霜一樣。

自來水因為含有很多消毒劑,大多偏堿性,長期用來澆花,水中的鹽堿物質會殘留在土壤中,慢慢使土壤堿化。

堿化的土壤會使植物阻礙根系發育,使葉片發黃脫落。 如果花友們在土壤表面發現白霜,植物大量黃葉、掉葉,很可能是土壤堿化的原因,需要給它換土。

三、土壤板結

如果好多年都不給花盆換土,花盆里的土壤最后會發生龜裂,變成一塊一塊的,這種現象我們稱為:土壤板結。

土壤出現板結的問題,說明土壤的結構已經嚴重被破壞,大多數花卉都不能在這種土壤中健康生長,需要馬上換土。

花盆的注意事項

 換盆除土 

對大部分花卉品種來說,每次換盆都要去除1/2~1/3的舊土,留下1/2~2/3的園土。如果土壤板結嚴重,可以小心去掉大部分土壤,然后換新土。

 修剪老根 

如果是兩年以上的老苗,往往在花盆里會有很多老根,影響新根的生發。我們換盆的時候可以適當剪去一些腐爛和老化的根系,以促新根萌發。

 土壤選擇 

不同的花卉品種對土壤的要求不同,一般情況下最好選擇酥松肥沃,排水透氣良好并富含有機質的土壤。

 換盆后遮蔭 

換盆之后記得馬上澆透水,放在通風良好的散射光處,不可曝曬。一直要等到有新枝萌發后,才可以慢慢移動到正常光線下養護。

春天來了,如果家里的花出現了以上3種現象,就要注意盡快給它們換盆,換盆時間只要當地最低溫高于5°C即可進行換盆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