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子像荔枝皮,又名痔瘡草,老人十分珍惜它,年輕人卻不知珍貴!

可以在野外生長的植物通常具有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,它們可以被分為不同的科屬,也可以依據它們的種子外面有沒有果皮來分類,其中就可以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。常見的松、杉、柏、銀杏等,都是較為常見的裸子植物,而被子植物則有:蘋果、梨、無花果、玉蘭、廣玉蘭、牡丹、山茶、懸鈴木、山楂、水稻等。

由此可見,植物有多種分類,一些耐旱的植物甚至被的分類在沙漠植物里,這其中就有駱駝刺、紅柳、白刺、野西瓜、羅布麻、甘草、沙拐棗、麻黃等,這些植物在沙漠里可以頑強生存下來,可見它們有多耐旱?適應環境能力極其強,這些植物雖是野生的,但特別珍貴,比如麻黃就是一種藥草,也是中藥材,有一定的價值。

本期我們來介紹另外一種有價值的野生植物,這種植物的葉子不僅大,而且葉子看起來極為特別,這些葉子仔細一看很像我們熟悉的荔枝皮,不過它在農村又名「痔瘡草」,農村老人一看到痔瘡草都十分珍惜它,但許多年輕人也不認識痔瘡草,卻不知道它的珍貴,下面我們不如詳細了解一下痔瘡草。

痔瘡草僅僅是一個俗名,它在我國的學名是:荔枝草

荔枝草是一種在很多古籍里都有記載到的野生植物,說到古籍,我們不得不提到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,它《本草綱目》里就記載了荔枝草,這也是最早的記載,在之后的一些書籍里,也漸漸有了這種草。

但是,不同的書籍所記載的這種野甘草,名稱是不一樣的,有的說它叫過冬青、夭明精、皺皮蔥、野芝麻、野薄荷、風眼草、賴師草、隔冬青,還有的則是把它稱之為、雪見草、雪里青、癩子草,甚至覺得它的葉片很像蛤蟆的皮膚,直接就叫它蛤蟆草了,這個俗稱也太難聽了,不過挺抽象。

那你知道嗎?其實荔枝草這個學名的由來和它的葉子有一定的關聯,這些葉子就很像荔枝的表皮,所以干脆叫它荔枝草了。

荔枝草和薄荷的區別

荔枝草又被稱為癩蛤蟆草,它有著橢圓狀卵圓形的大葉子,在這些大葉子的邊緣還有圓鋸齒,不過圓鋸齒比較小,同時它的背面還有金黃色的腺點,這相當特別,植株沒有什麼氣味。

但薄荷不一樣,它全株一年四季散發出來芳香,聞起來給我們一種清涼的感覺,這就是最大的區別。另外,薄荷葉子會比荔枝草小很多。

那荔枝草還有什麼特征呢?這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,通常生長周期在12個月或者12個月以上,植株的葉柄很短,莖生葉則是對生的,在4月份和5月份這兩個月的時間里,荔枝草可以開花。

老人十分珍惜它,年輕人卻不知珍貴!

早在《四川中藥志》里就有對于荔枝草的記載,若把荔枝草制成中藥材,并且合理利用起來,就有:清肺熱,除風濕。治咳嗽、痢疾、牙痛及癢疹、瘡毒等特點,在《生草藥性備要》里也說荔枝草:「治跌打傷,去瘀,洗痔瘡」。

可見這樣的荔枝草和石菖蒲、獨腳金、金線蓮、還魂草、天麻、七葉一枝花、肺風草、酸模、天葵、翻白草、接骨草一樣,都是珍貴的野生植物,難怪老人十分珍惜它,并且把它當成「痔瘡草」。

雖然荔枝草用途多,但需合理處理過才有用處,我們可不能亂用。

關于葉子像荔枝皮,又名痔瘡草的一種植物,也就是荔枝草,我們就說到這里了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