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養花,先「戒掉」這6個臭毛病,不然啥都養不活,看看你占了幾個
都知道養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大多數花友在成為高手之前,總是容易把花養死。根據多次詢問以及身邊花友的聊天,總結了6條。
「喜歡養花卻啥都養不活」的理由常見的就有這些,而你有嗎?
【1】嫌花長得慢,使勁施肥
現在人們都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。
即使是針對植物,人們也會希望性地「高要求」。
嫌棄植物長得慢,而忽略了環境以及植物的生長周期,想著多施肥,拔苗助長,加速植物的成長。
殊不知,揠苗助長,自古就不是好話。
過多的追加肥料,無論追加什麼類型的肥料,或多注重細節處理,規避危害,到了最后,植物依舊很難存活。
所以,家庭養花,水溶肥或顆粒肥、緩釋肥等等,都該恪守「勤施薄肥」的規則,牢記過猶不及的道理。
【2】剩水隨手倒
現在注重養生的人群不只是成年人、退休人員。
許多的年輕人也習慣了「保溫杯里泡枸杞」。
而這些茶水在喝不完的情況下該怎麼處理?
有些人就會隨手倒到辦公桌或書桌上的花花草草盆栽里。
這些生活廢水雖然可同步為植物補水增肥。
然而,凡事都該遵循一個「 尺度 」問題。
不同類型的植物對水肥的需求不同,過多的水和肥,只會給植物帶來危險,直接損害到植物的「心臟」根部或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壤。
【3】養花不注重花土的使用
不同類型的土質具備不同的優劣勢,只有熟悉每種介質的特質,并且根據植物的喜好將其「混搭」,制作出透氣性排水性以及肥力,均滿足植物需求的基質土。
然而,有些人總覺得「土壤就是土壤」,沒有什麼過大的區別,種植花草植物時不必過分在乎。
殊不知,這些小小的細節往往決定著植物的「 命脈」。
想要植物后期打理簡單,長勢好,就該根據植物喜好選擇最適合的土質,如果不樂意自己配置就花錢買對應的土質。
【4】瞎操心,總是將根拔出來看
這是新人小白初次嘗試養殖花草植物最常見的「 通病」。
忍不住頻繁地將植物拔出來看看根部的生長狀態。
特別是扦插育苗的階段,總擔心育苗失敗。
殊不知,越是經常拔出來查看是否生根,育苗失敗的幾率就越高。
事實上,僅僅從外面就能夠準確判斷插穗是否生根的辦法很多。
想要知道的朋友,記得關注賬號,過往的文章里都有介紹相關的知識點哦!
【5】放室外常忘記搬回來
長期地將盆栽植物固定在一個地方,不僅會影響到植株的形態,降低盆栽的觀賞價值。
同時,甚至還會威脅到植物的健康和安全。
如:長期地將植物盆栽安置在露天的室外,那麼,當狂風暴雨來襲時,盆栽可能意外掉落,砸傷路人;
可能被吹斷枝葉,導致更多本處于生長巔峰狀態的花葉嘩嘩地往下掉;
可能被烈陽灼傷嬌嫩的花葉,被患病的植物傳染……
建議:無論是將盆栽安置在什麼地方,一個月內至少要查看一次。
特別是露天安置時,大自然的變化難以估計,要經常地關注氣候變化,做到隨時調控盆栽所在環境,才能最大限度上杜絕傷亡問題。
【6】長期不去換盆
盆栽植物的弊端不只是遏制住了植物更多的可能以及生長空間,同時還有土壤有限的問題。
眾所周知,土壤中的有機質不是短期內可再生的資源,而植物發育的階段時時刻刻都會消耗土壤里的營養,而這些消耗無法完全通過日常施肥來彌補。
因此,在養殖植物的過程中,即使不能做到「勤換土」在平時勤施薄肥。
至少間隔2-3年內要更換一次土壤。
另外,日常澆水或追肥等出現問題導致土壤結塊或積水長毛,則一定要馬上更換掉土壤。
至少,在沒有經過殺菌消毒以及營養補充、土質改善時,不可再次重茬種植任何的植物,否則后患無窮。